2019-04-23 15:43:49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通”马上要来了?业内称“短期落地难度大”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闫军 杨仕省 深圳报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粤港澳大湾区“保险通”加速落地,并披露“保险通”的提议来自香港监管部门,内地监管机构尚未就此正式表态。
对于消息的可信性,《华夏时报》向多家内地保险企业、中介公司以及专家求证,业内普遍认为,当前落地“保险通”可能性不会太大,但是这是大势所趋。
今年年初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中对搭建跨境保险服务体系、保险产品创新以及港澳保险机构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都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在大湾区金融机构业务互通机制中,银行领域中有‘跨境贷’实现中资银行跨境放贷,证券中有‘沪港通’、‘’实现了两地投资者共享内地与香港经济发展成果,唯独保险领域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内地与香港之间还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的产品。”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香港的保险市场与欧美接轨较早,是成熟的市场,未来与内地实现互通,相信对于内地保险从消费者保护到相关监管都会产生直接的正面影响。
“短期或难落地”
《纲要》中多处可见关于保险业务的论述,如试验区方面: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产品与服务方面: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跨境经营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保险机构在深圳、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每一项内容都需要细则指导方案的出台,这是我们比较关心的内容。我们也很期待细则落地的时间。”一位中小险企的相关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对于“保险通”何时落地,多数受访企业与专家表示,短期内不会落地。慧择保险网首席战略研究员马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地法律制度、金融制度和监管制度的诸多不同。在内地金融监管趋严的大趋势下,市场开放尽可能限于接纳更多的市场主体在内地的监管框架下参与市场,不可能是简单地把两个机制完全不同的市场打通。内地金融监管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大湾区保险通不会是监管层马上考虑落地的事情。
华南一位保险研究人士高武明则向《华夏时报》表示,对于未来落地的程度会有些疑问,因为彻底落地有很大难度,两地保险产品不同更多是监管制度带来,和保险公司本身经营能力关系不大。
尽管业内对“保险通”全面落地提速的传言并不认可,但也认为《纲要》发布后,会为大湾区内保险行业带来一定的变化。
余凌曲认为,三地保险市场互通是必然的,但不会一下子全放开,可能是一部分先落地,比如消费型或保障型的保险产品先放行,投资型的会逐步放宽额度。
马潇表示,短期内可能会有两个方面发生变化,首先,香港保险公司更多地参与内地保险的再保险业务,因为跨境再保业务有非常成熟的规则,不需要做过多的制度设计;其次,允许香港保险公司或由行业主导,在大湾区设立服务中心,解决已投保客户的服务问题,客户到香港投保已经是不争、也无法改变的事实,随着规模的增长,近期理赔纠纷和服务争议的声音也开始不断冒出,尽快解决服务短板,是给内地消费者购买香港险的一颗定心丸,也是对香港险面对内地客户的一个重大利好。
另外一家保险中介机构小雨伞方面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短期内可能更多是保险机构之间的再保合作之类,对消费者影响较小。
内地险企态度相对谨慎
从当前粤港澳三地对“保险通”的态度上来看,香港方面更显积极。
香港财政司数据显示,2017年,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的新造保单涉及的保费达508亿元,占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约三成。
早在去年,香港保监局主席郑慕智表示,短期内较可行的是大湾区的“保险服务中心”,预计在内地出台全面的大湾区政策后,两地保险监管机构可以尽快推动此事。至于“保险通”则为中长期目标,初步沟通后,内地监管当局认为香港保险业无论在产品及服务方面都走得较前及较多元化,因此愿意在政策框架下进一步研究保险通,而内地若有适合的保险产品,亦可考虑拿来香港销售。
内地保险机构认为“保险通”更多的是带来竞争压力。某保险公司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香港的保险从价格到服务仍然要优于国内的保险,实现“保险通”之后,香港的保险可以在内地卖,对国内保险的冲击将会很大。
余凌曲表示赞同:“从现在市场的主要推动者来看,香港保险主体更为积极。香港保险产品竞争优势更强,更加优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开放不只是冲击,也是有好处的。现在国内保险保险深度与密度与欧美日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国内市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香港保险互通之后,应该可以对国内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届时市场空间会更大。”
高武明表示,香港保险主要是胜在制度对于不保证分红产品的允许,从而实际释放了保险公司提供更高回报的可能性。
赴港购险规模略有下滑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香港保险业监管局公布的2018年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数据显示,当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476亿港元,较2017年同比下跌6.4%,占香港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9.4%。
从数据可以看出,内地购买香港保险的比重仍然高达三成,对于去年规模的略有下滑的原因,不少专家表示,此前不少投资者去香港购买理财型、分红型保险,近年来包括禁止通过银联通道缴付具有投资分红性质的香港保单等举措,分红保险的额度有所下降。
此外,高武明介绍,之前香港有些产品不理性,提供太高预期数值,结果完全做不到的。2017年年底香港保监局开始规范,全面降低了各家香港保险长期理财保险预期收益率数据,这也客观会降低理财保险交易额。
从保障型保险产品来看,香港亮点依然很多,以重疾保额递增为例。在小雨伞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发生率和定价基础和内地不一样,香港保险在重疾保险特性升级吸引了内地客户,比如2016年3月友邦“加裕安保(加强版)”首创癌症二次赔付,2017年4月宏利活耀人生增加额外两次新增病、中风赔偿,2018年8月忠意无限保,2019年1月,友邦加裕智倍保将第二次癌症的间隔期缩短为1年。
来源:多乐快3是啥彩票
最新文章